文章
被困「鐵皮棺材」70多年,僅靠嘴生活,世界上存活時間最長的「鐵肺人」離世
2024/04/03

一名醫生安慰保羅的媽媽,但稱回天乏術。另一位醫生則在親人的苦苦哀求下,為保羅做了緊急氣管切開術,吸出淤積在肺部的分泌物。

術后第三天,保羅醒過來,發現自己被固定在一個鐵桶里。腦袋四周罩著一層模糊的塑料布,看不清外面。鐵桶像是一台機器,運轉時會發出有節奏的嗡嗡聲。

塑料布挪開后,「放眼望去,是一排排的鐵桶,里面都是孩子,和我一樣只能冒出個頭。」保羅回憶。

當時的醫療技術不足以治療小兒麻痹癥。這個名為「鐵肺」的金屬桶是唯一能讓脊灰患兒活下去的手段。

鐵肺的使用示意丨截圖自YouTube@Vernon D. Cole

鐵肺百年研發史

從制作和運行原理看, 鐵肺就是一種負壓呼吸機

人的自主呼吸是負壓式的。胸腔、肺部體積變化,造成胸腔內負壓,促使大氣壓力將空氣擠入肺部。人如果失去對胸壁肌肉的控制力,無法收縮和放松膈肌,壓差無法形成、空氣就進不去。

第一個描繪「體外負壓呼吸機」原理的,是1670年的英國科學家約翰·梅奧(John Mayow)。

19世紀30年代后,早期的鐵肺模型陸續問世,大多有些粗糙。比如1876年,法國醫生Woillez繪制一份設計圖,設備是手搖的、由風箱驅動。1889年,維也納醫生Braun設計出一款「兒童呼吸機」,就是一個小小的木頭盒子,由醫生通過管子吹氣、控制盒子內的氣壓。1916年,美國人Severy為一個「站式負壓呼吸機」申請專利。患者要把眼睛、鼻子、嘴緊靠在門上的空洞處。

從左到右,分別是Woillez、Braun和Severy的設計圖。圖片來源The Evolution of Iron Lungs

第一個被廣泛使用的鐵肺,于20世紀20年代末問世,設計者是原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工業衛生師菲利普·德林克(Philip Drinker)和路易·肖(Louie Shaw)。因為設計者的名字,它又被稱為Drinker呼吸機。

設備主體是一個巨大的金屬腔,利用外部負壓通氣的方法將空氣推入肺部。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